参政议政

牟学实:关于储粮于地、储粮于技的建议
发布日期:2016-01-18

  关于储粮于地、储粮于技的建议

  市政协委员、哈工大爱科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学实

  近三年多来,我市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民营企业新建仓容达到约219.5万吨。其中:有效仓容951.8万吨、露天罩棚仓容469.2万吨;现有烘干塔229套,年烘干能力约1008万吨。尽管如此,粮食仓储能力建设还是面临诸多问题。一是设施水平低,仓储压力大。由于历史欠账多,仓储条件差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。33%的仓容是露天罩棚仓容,不能满足安全收储的要求。二是技术水平低,降质增损多。近几年,中储粮开仓收粮的时间总是一拖再拖,粮农只能采取临时性简易方式仓储;粮食入库后,由于设施简陋、方法原始、工艺落后,降质增损较多。三是投入资金少,提档升级慢。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粮食储运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。我市粮食年产量在350亿斤左右,年储粮1000多万吨,资金投入严重不足,国家和省近三年年均投入只有1.3亿元,与产粮大市的需求严重不符。针对这些主要问题,提出四点建议。

  一、统筹规划,合理布局。重点是按照国家三部委《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(2015–2020年)》和中办国办《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》的部署要求,科学规划。一是应围绕粮食收储能力建设,统筹好国有、民营粮食收储企业的主体地位,区分主次,促进科学发展;二是应优化仓储设施区域布局,调节地区之间不平衡,做好国有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仓储设施项目布局、仓型选择等内容的全面规划,避免扎堆建设,造成仓储设施闲置浪费;三是应全面完成“危仓老库”维修改造,消除露天存粮现象,确保粮食敞开收购和安全储存;四是应全面推广应用智能储粮技术,进一步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技术水平,对科技含量低、绿色生态差的企业要限制发展,逐步取缔。

  二、多措并举,长效投入。积极鼓励引导流通、加工等各类主体参与粮食仓容建设和农产品收储,建立多元化市场主体。一是应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现行政策,积极向上争取财政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专项资金;二是以区县为单位对闲置站点资产处置和收益要做出统筹安排,重点用于新建仓库、维修改造和设备添置,整合存量资产,优化资产配置;三是积极协调农发行及商业银行对经营效益好、信用等级高、发展潜力大的粮食企业给予仓储设施建设信贷支持;四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,强化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,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,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联结农户和市场方面的作用。

  三、提质减损,储粮于技。一是发挥国有储备粮库设施完善、技术先进、管理科学的主体作用;二是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“粮食银行”,为农民提供统一烘干、统一加工、统一储存、统一销售的服务;三是加强粮食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建设,大力推广科学储粮仓和粮食烘干技术;四是进一步加强培训教育,提高业务技能,认真制定并落实好仓储管理人员培训规划,尽快培养一支训练有素、精通业务、认真负责的仓储专业队伍。

  四、因地制宜,储粮于地。一是应为粮农争取储备粮保管费用补贴,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存粮食,因地制宜推广标准化小粮仓建设, 实现“储粮于地,藏粮于民”,让粮农自己掌握销售时机和市场动向,达到种粮效益最大化;二是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、种粮专业大户建设带有烘干设备的粮食仓储设施,逐步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粮纳入国家储备粮管理体系,实现农民经济效益和农村储备社会效益有机结合;三是应加快推广应用机械通风、粮情检测、环流熏蒸、信息管理等先进保粮技术;四是应发挥我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,重点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、安全、实用的科学保粮、储粮技术,通过试验、集成、推广,促进储粮技术由传统型向绿色生态型转变,实现保质保量、减损增效。

[关闭]
  主办:bet77365体育在线投注 制作:哈尔滨新闻网
  备案号:黑ICP备05009145号 您是本站第 次来访者